如果讓我說一位國內真正懂西游的導演,那他一定是周星馳。
看懂西游降魔篇,你也就看懂了他。
說他是一個降魔的故事,倒不如說是一個善與惡的故事。陳玄奘通過自己一路的修煉,終于成為了取經人。在修煉的路上,他先收了沙悟凈,又收了豬悟能,最后收了孫悟空。你可能會問,為什麼不是先收孫悟空呢?因為這和周星馳天馬行空的創意離不開關系。影片中人和妖水火不容,于是有了驅魔人這個職業,在驅魔任務的懸賞上,根據懸賞高低生成了一份反映妖怪實力的排行。影片在罪惡的刻畫上更加的深入,也更全面,惡有惡的因和果,故事敘述有前因后果,不至于讓惡顯得突兀。
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給了一位小女孩,她叫長生,這也多少暗示著村民的愚昧無知,想通過單單一個名字來滿足心中的愿望。隨后魚妖出現,開始瘋狂吃人,你會發現魚妖對孩子特別感興趣。在后來,玄奘的師傅給出了答案: 「今天你在河邊碰到的那個水貂原本心地善良,他在河邊為救一個溺水孩子,反而被村民誤以為是人販子將其打死,還拋尸河中,任魚群和野獸飲其血,食其肉。他怨恨難平啊,化作半人半獸魚,回來報復村民」。
這個吃人的魚一正是沙悟凈,這就是因果,魚一上岸,化為人形。玄奘拿出那本兒歌300首,人之初,性本善,赤子之心才是最純粹的善良,他想通過心中的善良化解,而并非是所謂的斬妖除魔。
第二位徒弟是豬剛鬣,也就是豬悟能,豬八戒,他本是情種,對愛人癡情,前世的他因為長得丑,被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用九齒釘耙殺死,最后含冤而死。他由愛生恨,由善轉積怨難平,在今生化為豬妖后,發誓要殺光全天下貪圖美貌的女子。她與我們之前看到的豬八戒并不一樣。周星馳把豬八戒按西游原著徹底還原,在吳承恩的原著中這樣描述豬悟能,卷臟蓮蓬吊搭子,耳如蒲扇顯金晶,獠牙鋒利如鋼銼,長嘴張開似火盆。可惜這個豬妖法力太強了,唯一能降住的就是妖王之王孫悟空。
孫悟空出場的時候,我才知道周星馳真的很用心,徹底回擊了一些孫悟空在中國人的固有印象,孫悟空始終是一個美猴王的形象,當年大話西游里,孫悟空的形象一直被有些人嗤之以鼻,所以這次孫悟空的形象是像原著看齊。原著中烏雞國僧人曾這樣描述孫悟空,毛臉,雷公嘴,身高不足四尺,七高八低,孤拐臉,兩只黃眼睛,一個磕額頭,獠牙往外生,就像屬螃蟹的肉在里面,骨在外面。所以說這部電影里的孫悟空的形象是最符合原著的。由于孫悟空的神通廣大,能將他制服的只有大愛。
當玄奘經歷痛苦,放下執著,了無牽掛后,他的那本兒歌300首變成了大日如來真經,徹底鎮壓了孫悟空,這就是他們的前世今生,也是周星馳對因果的深入挖掘,惡有惡的原因,這就是所謂的因果關系,因為他們前世是含冤而死的。
玄奘師傅曾經告訴玄奘,一刀殺并不是驅魔的真正道理。你要牢記我們驅魔的理念,魔為什麼成為魔?因為魔侵入了人的本性,我們要除掉他的魔性,留住他的善性。最后師徒四人一路西行取真經,獲取真正的大愛,來化解世間仇恨。
與其說玄奘帶著三位徒弟,倒不如說帶有三種心態,四大皆空為悟空,守心守戒為悟能,與世無爭為悟凈,心懷悟空,悟能悟凈,是為三藏。
有過痛苦,才知道眾生真正的痛苦,有過執著,才能放下執著,有過牽掛,了無牽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