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不知道蛤蟆有毒,可偏偏就是有人吃進嘴里,最后還丟了命,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
3月21日,廣東珠海一男子在家中食用癩蛤蟆之后,產生了明顯的中毒現象。
信息來源:瀟湘晨報 2025-03-21
雖然緊急送往醫院,但醫生卻表示蟾蜍中毒不僅毒性強,反應大,而且還沒有解毒劑,就算是送醫,醫生也只能束手無策,最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悲劇發生。ADVERTISEMENT
那麼,蟾蜍的毒性為什麼這麼強?
農村的朋友們肯定對它不陌生,這玩意兒在田間地頭、河邊草叢里到處都是,它還有一個名字,叫癩蛤蟆。
別看它名字不好聽,模樣也不咋地,可它其實是個好家伙,專門吃害蟲,是咱們莊稼的保護神,屬于國家「三有」保護動物。
蟾蜍和青蛙長得有點像,但可別弄混了,青蛙背上滑溜溜的,而蟾蜍背上全是疙瘩,就像長了一身的痘痘。
可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十分丑陋,甚至感覺沒啥威脅的蟾蜍,背后卻藏著巨大的危險。
蟾蜍的毒可不是鬧著玩的,它身上有個東西叫耳后腺,還有皮膚腺,能分泌一種乳白色的漿液。
別小看這玩意兒,里面含有30多種毒性物質,什麼蟾蜍毒素、腎上腺素類似物,還有洋地黃樣的成分。
這些成分加在一起,毒性可不是一般的強,就算是0.1克的毒素就能要人命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