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3日,河南鄭州男子張先生舌頭長出菜花潰瘍,于是去醫院就診。
據了解,張先生為養生連續20年喝熱水,經醫生檢查,張先生確診為早期舌癌。
鄭州大學附屬醫院鄭州中心醫院口腔科醫生表示:世界衛生組織早就建議65℃以上的熱水列入二級致癌物。長期飲用會反復灼傷傷口粘膜,增加患舌癌、食道癌風險。
在國人的餐桌上,滾燙的火鍋、冒著熱氣的湯面、腌制的咸菜和臘肉,都是讓人垂涎的美味。
這種惡性腫瘤被稱為「中國特色癌癥」,全球近一半的病例都發生在中國。
食道癌:無聲的危機
食道癌,簡單來說就是發生在食管(即連接咽喉和胃的管道)上的惡性腫瘤。食管是食物進入胃的必經之路,一旦癌變,輕則吞咽困難,重則危及生命。
根據WHO研究團隊發表的一篇數據,中國每年新增食道癌病例超過23萬例,死亡人數高達21萬。
全球54%的新發病例在中國,1974年時,大約每500個男性就有一個人得食管癌。
後來經過大范圍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,在河南、河北以及山西三省靠近太行山的位置,存在著一個「食管癌高發帶」。
這些地區的人們往往偏愛燙食、腌制食品或煙酒,長期積累下,食管黏膜反復受損,最終誘發癌變。
趁熱吃:成了健康陷阱
研究人員也發現,這里的大多數居民都有燙食的習慣,有些人甚至可以習以為常地吞下80~88攝氏度的滾燙食物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