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體檢查出了脂肪肝,想通過飲食、運動等方式來改善,但有時候效果甚微。或許可以試試晚餐吃早一點,這個改變真有助改善脂肪肝。
1
晚飯一個改變,脂肪肝好轉了
2024年,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《細胞代謝》期刊發布了一項研究。研究發現,每天下午5點至第二天上午7點不吃東西,可改善脂肪肝。這種改善與腸道中瘤胃球菌有關。
研究招募了19名脂肪肝患者,進行了為期4周的飲食方案:
參與者只有在每天7點到17點,這10個小時內可以吃東西;從17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不再吃任何東西。研究人員發現,4周后,這樣的飲食調整改善了參與者的肝損指標,更改善了脂肪肝。比如,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(ALT)、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(AST)水平降低了,肝臟脂肪變性指數(HSI)、甘油三酯(TG)水平、體重指數(BMI)也降低了。
由此可以看出,條件允許的話,把吃飯時間控制在17點之前;對上班族來說,晚餐時間盡量早一點,對身體更有益處。
2
晚飯經常吃太晚,對身體有害
總是習慣晚餐吃太晚、喜歡吃夜宵、晚餐不規律,對身體的傷害不止一點點。
1. 不知不覺變胖
晚餐食用過遲過飽,加之夜間運動量少,會導致人體消化吸收不完全,代謝產生能量過多,從而增加患肥胖癥和糖尿病的風險。
2. 血壓可能變高
2019年刊發在《循環》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,晚上8點以后吃得較多的人,舒張壓會升高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