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癌,來得特別快,從發現到去世不到兩個月。剛開始癥狀看起來像普通感冒、偏頭痛或者耳朵不舒服,很多人都沒當回事。
頭暈、走路不穩、說話反應慢、眼神怪怪的,以為是累了,結果去醫院一查,大腦已經布滿病灶,影像學上直接寫「高級別膠質瘤,考慮多灶性腦瘤」。
確診不到兩周,意識模糊,再過幾周,呼吸不規則,意識消失,心跳停了。
膠質母細胞瘤,是醫學上公認最難搞、最不講情面的腦腫瘤類型。
大多數人在確診時已經到了四期,手術幾乎切不干凈,放療效果有限,化療又難以穿過血腦屏障,最后只能靠支持治療維持。
平均生存期15個月,有人甚至連半年都撐不住。那種「從發現到離世」的速度,比很多人想象中快得多。
問題是,這類病在早期不是沒有信號,只是這些信號太「不典型」。比如頭痛,是最常見的表現之一,占到了初診病例的48%。
但這種頭痛跟普通偏頭痛、頸椎病引起的頭痛沒太大區別,大多數人就是吃止痛藥、睡一覺,過幾天也就忘了。
還有一些人表現為情緒異常、記憶力下降、反應變慢,自己覺得最近腦子不好使,別人還以為是壓力太大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