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傳西漢時有一位將軍,被敵人圍困在山谷處,糧草將盡,又無水源,人和戰馬都腹脹如鼓,小便如血,滴瀝不盡。一天,馬夫突然發現馬不尿血了,并發現馬總是嚼食一種野草,他就拔了幾棵野草吃了,結果小便正常了。馬夫稟報了將軍,說這草車前就有,于是將軍讓人馬食用此草,幾天后人馬均被治好了。從此,將軍就把此草叫做「車前草」。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(車前)草及根,治尿血,能補五臟,明目,利小便,通五淋。」車前草,味甘,性寒。歸肝、腎、膀胱經。具有清熱利濕、通寧祛痰、涼血解毒的作用,適用于小便不利,尿酸高的人。
中醫認為,痛風屬于痹癥的范疇,多由痰瘀寒凝等所引起。但痛風的根本原因還是在腎虛。腎乃先天之本,腎有藏精,主水液代謝的功能。
車前草的葉子和根部都可以用來煮水喝,具有緩解痛風的功效,車前草利尿、清熱、解毒,可以促進體內尿酸的排泄,減輕炎癥反應,緩解疼痛和腫脹等癥狀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