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家里經常可以看到,用完的塑料瓶繼續裝調味料或綠豆、大米……等其它物品,覺得廢物利用,不僅環保還省錢。
但你知道嗎?這個「好」習慣可能正在損害你和家人的健康。
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塑料瓶,85%以上主要成分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,一般帶有三角標「1」標識的塑料瓶,都是符合國標生產的產品,正常使用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
但注意了!
這些塑料瓶不能重復使用,特別是很多人喜歡把原本裝水的飲料瓶洗干凈后,裝醬、醋、油等油糧,容易把本身安全的塑料飲料瓶變得危機四伏。
研究曾對同樣的PET塑料瓶進行實驗,在同一溫度下,鄰苯二甲酸酯接觸水和油,實際產生的遷移量相差了近20倍。
此外類似的塑料瓶錯誤使用方式還有很多,尤其以下這2種最常見:
1、盛放高溫液體
普通PET材質的塑料瓶不耐高溫,只能接受70℃以下的食物或熱水,一旦超出這個閾值就會增加有害物質的遷移量,另外塑料瓶長期放在灶台等高溫環境附件,也會增加有害物質的遷移和擴散。
2、改變盛放的東西
塑料瓶也不適合接觸酸堿度大的東西,比如塑料瓶裝醋的話可能會增加「銻」這種金屬催化劑遷出率。銻是一種生物毒性高的物質,長期攝入會增加皮膚、心臟、腎臟和肝臟等組織器官健康隱患。
如今有些商家為了增加PET的耐用性、強度等,還會在塑料瓶制造中加入鄰苯二甲酸酯(PAEs)等塑化劑。這種物質會對人體內分泌系統造成一定傷害,長期攝入還可能提高癌癥風險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