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群星會》資深藝人施心慧,21年前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第4期,醫師宣告壽命只剩3個月;她靠著「吃不下也要吃」等抗癌4方法,如今存活21年了。
施心慧日前在節目中分享,2004年體重暴瘦18公斤,一天排便6、7次,就醫被誤診是腸躁癥;又因血便再次就醫,竟被診斷為大腸癌第4期。
吃不下也要吃 避免癌癥惡病質
「癌癥患者積極補充營養,一定要記住越早越好!」營養師程涵宇指出,癌癥惡病質是一種嚴重的合併癥,根據文獻顯示,癌癥惡病質發生率從癌癥診斷時的40%,到晚期的70%不等,平均降低生存期多達30%,且晚期實體腫瘤患者中,癌癥惡病質占了死亡主因的20~25%。
程涵宇表示,癌癥惡病質的患者基礎代謝率持續增加,但因沒有食慾、口腔黏膜炎、味覺障礙、噁心、吞嚥困難或便秘等原因,導致熱量、營養攝取不足,身體代謝異常及持續發炎反應,造成生活品質低落。因此,一旦被診斷為癌癥,改善食慾特別重要,即使吃不下也要吃,才能避免發生癌癥惡病質。
目前國際上對于癌癥惡病質的診斷共識,為「過去6個月內無任何原因體重減輕5%以上」。程涵宇說明,癌癥惡病質可分為3個階段,癌癥惡病質前期為體重減輕超過1公斤、但小于5%;癌癥惡病質為當體重減輕超過5%,或體重減輕超過2%且BMI小于20;難治性癌癥惡病質是指體重減輕超過15%、且BMI小于23,或當體重減輕超過20%、且BMI小于27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