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紅薯再度進入大眾視線,越來越有人開始好奇,常吃紅薯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好處,還是只是一種聽起來很「健康」的說法。

調查顯示,許多人才發現紅薯這種看似普通的食物,確實能給高血壓人群帶來不少積極變化,而且這些變化並不是靠誇張出來的,而是跟它本身的營養結構、消化特點、代謝影響緊密相關。
不少醫生也都在提醒,如果能吃對量、吃對方法,紅薯確實能成為高血壓人群的日常小幫手。ADVERTISEMENT

首先紅薯最明顯的優勢來自于它的鉀含量。鉀對于血壓穩定有很重要的作用,因為鉀能幫助身體把多餘的鈉排出去,而高血壓人群之所以血壓不穩,往往就是因為鈉攝入過多。
日常飲食裡高鹽食物太多了,醬油、醃菜、加工食品任何一樣都會導致鈉超量,這些東西被吃得太頻繁,血壓自然就上來了。
有研究提到,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足量的鉀,血壓平均可以下降 2~4mmHg,看上去數字不大,可對長期高血壓的人來說,這種穩定性意義不小。

再者紅薯裡的膳食纖維比普通精細主食高非常多,這一點對血管健康有很直接的幫助。
血管彈性下降是高血壓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,而膳食纖維能減輕身體的炎癥水平,控制脂質代謝,讓血管壁受到的刺激減少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