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孩子放學不買零食,全奔手搖店了。

只要你仔細觀察,就會發現手搖店的生意經,都藏在所謂的「個性化」中。
走進任何一家店,菜單上的配料表都長得像密碼本:珍珠、椰果、爆爆珠、布丁、燒仙草......
少則十幾種,多則二十多種,難怪同事小王每天點單都要研究十分鐘。
這種自由搭配的魔力,讓大家對于手搖這種便宜口感又好的東西非常上頭。

舉個例子。
上周公司下午茶,行政姐姐在群組發點單連結,二十多個人的訂單,沒有一杯是重復的。
看著外賣小哥抱著滿滿一箱手搖進門,突然理解為什麼有人說:手搖店賣的不是飲料,是成年人的定製快樂了。
不過,這看似豐富的配料表,藏著很多坑。
01
前幾天去朋友的手搖店幫忙,朋友偷偷告訴我:你看那些銷量高的配料,其實貓膩最多。
說著遞給我一杯她自己喝的手搖,裡面只有紅茶和鮮奶。
她說:有五種配料,自己從不加,你看了製作過程就明白了。

(1)會染色的爆爆珠
第一次喝爆爆珠,是在一家網紅店。
咬破那顆粉色小球時,酸甜的草莓汁在嘴裡炸開,當時還感嘆科技真神奇。
直到朋友拆開一袋芒果味爆爆珠,我才發現真相。
透明的小球泡在橙色液體,配料表前三位是海藻酸鈉、乳酸鈣、食用色素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