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尋常的午后,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餐桌上,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端上來,香氣四溢。
許多人對此習以為常,甚至每天食用。
但很少有人意識到,這碗湯里藏著「尿酸?手」,它的「威力」是蘑菇的10倍。
在醫院的風濕科病房里,醫生們每天都會接診許多痛風患者,他們的腳趾紅腫,痛苦不堪。
有人大呼:「怎麼回事?我沒吃海鮮、沒喝酒,怎麼還是痛風發作了?」醫生搖搖頭,翻看著他們的飲食記錄,指向了一樣食物:「你是不是天天喝這個?」
患者愣住了,這不就是家里常吃的嗎?
尿酸,身體的「隱形?手」,它的危害往往被人忽視。
醫學研究表明,長期高尿酸血癥會導致痛風,還可能增加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的風險。
痛風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。
尿酸是體內嘌呤代謝的產物,正常情況下,人體會通過腎臟和尿液將其排出。
而當尿酸攝入過多或排泄受阻時,尿酸就會在體內積聚,最終形成尿酸結晶,沉積在關節、腎臟,甚至血管壁上。
據2021年《中華風濕病學雜志》統計,中國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已達13.3%,其中痛風患者占4.5%,且發病率呈上升趨勢。
這意味著,每10個人中,就有1-2個尿酸偏高,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并未察覺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