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癥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,而有些疾病被認為是癌癥的「誘發器」,如果我們在50歲之前、能避免或積極控制這些疾病,就能降低日後罹癌的風險。以下帶大家看看,哪些疾病可能增加癌癥風險?
1. 慢性發炎性疾病
長期的慢性發炎可能損害我們的細胞,增加基因突變的風險,從而導致癌癥的發生。例如,慢性胃炎可能會發展為胃癌,慢性肝炎可能導致肝癌,慢性結腸炎可能增加結腸癌的風險。
2. 代謝性疾病
代謝性疾病如肥胖、高血糖和高血脂等,與多種癌癥有密切關係。肥胖可能導致體內荷爾蒙水平失衡,增加乳癌、胰臟癌風險。高血糖不僅可能引發糖尿病,還可能透過損害血管和組織,間接提高癌癥的發生率。研究顯示,肥胖與13種癌癥有因果關聯,包括結腸癌、食道癌、腎臟癌等。 一項研究發現,18歲時超重或肥胖的人,成年後罹患17種不同類型癌癥的風險會增加。
3. 慢性病毒感染
某些慢性病毒感染也是癌癥的重要誘因!例如,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密切相關,B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導致肝癌。若長期不控制這些病毒感染,會對相關器官造成慢性損傷,最終可能導致癌癥。
4. 免疫相關疾病
免疫系統功能異常可能增加罹癌風險,例如,發炎性腸道疾病(如克隆氏癥、潰瘍性結腸炎)可能增加結腸癌的風險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