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沒想過,一天上幾次廁所,竟然和你能不能長命百歲有關系。
一項發表在《NatureAging》雜志的研究追蹤了超過3萬名中老年人的排便習慣,發現一個驚人的規律:每天排便1次的人,死亡風險最低,比那些三天一拉或一天三次的人,風險低了將近15%。
而那些經常三天不通一次大便的,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結腸癌的風險,幾乎是「日排族」的兩倍。
這不是迷信,也不是標題黨,而是你身體在用最直接的方式提醒你:我可能出了問題。
我們總以為排便是件小事,可在醫生眼里,它是腸道健康的「晴雨表」,也是人體代謝、免疫、神經、情緒的一面鏡子。你每天蹲幾次坑,怎麼蹲、蹲多久、蹲出來什麼顏色……都是「長壽密碼」的一部分。
先說個你熟悉的畫面:老王,隔壁那個愛釣魚的退休大爺,身體倍兒棒,吃嘛嘛香,唯一的「毛病」就是——
他總說「老了嘛,腸子慢點正常」。直到去年突發腦梗,住進了ICU,我們才知道,他的便秘不是「老了正常」,而是慢性炎癥壓著沒爆。
長期便秘,不只是拉不出那麼簡單。
研究顯示,每周排便少于3次的人,結腸癌風險增加48%,心梗風險增加23%。原因不是大便本身,而是它背后的「代謝廢物滯留」機制。大便里含有大量膽汁酸、細菌毒素、代謝殘渣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