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衛福部統計,2024年全台因癌癥死亡人數為5萬4032人,其中沉默殺手口腔癌位居十大癌癥死亡率第六名,顯示許多人往往因忽視口腔健康警訊而延誤就醫,對此,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部主任周一帆表示,口腔癌是台灣30至50歲男性中發生率排名第一名的癌癥,除了大眾熟知的吃檳榔易罹癌外,抽菸與喝酒也相當危險,若3種習慣都有,危險風險增加約123倍,否則拖到第四期才就醫,五年平均存活率僅為50%上下。

周一帆解釋口腔癌為生長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,99%的細胞型態是鱗狀細胞上皮癌,若依照國健署的定義,為包含口腔、口咽和下咽的惡性腫瘤,一般可細分為唇、上下齒齦、舌頭、口腔底、硬顎、後臼齒三角區七個地方,其中最常發生的部位是舌頭,口咽則包含:軟顎、扁桃腺及舌根。
而一般大眾所熟知,有吃檳榔習慣的民眾,是罹患口腔癌的主因,不過周一帆進一步說明,只有單獨吃檳榔者,危險風險增加約26倍;單獨抽菸者上升約16倍;單獨喝酒者上升約10倍,倘若三種習慣都有者,
單獨暴露于檳榔:危險風險增加約26倍。 單獨抽菸:上升約16倍。 單獨喝酒:上升約10倍。 三種都有(檳榔、煙、酒):危險風險增加約123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