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全球約有超過3億人口患有B型及C型肝炎,且每30秒就有1人死于肝炎相關疾病,而肝癌也長年位居台灣十大癌癥死因第二位。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說,台灣的肝炎、肝硬化及肝癌,高達80%B型、C型肝炎有關。「預防及治療B、C型肝炎對于降低肝癌發生率是關鍵,除了新生兒接種疫苗,更擴大篩檢、提供藥物治療。」
全球約有超過3億人口患有B型及C型肝炎,且每30秒就有1人死于肝炎相關疾病。
台灣癌癥基金會副執行長張家崙表示,肝臟是沉默的器官,有3成3帶原者以為沒癥狀就沒事,可能錯過早期控制的黃金期,病程演變成慢性肝病、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
B型肝炎就是乙型肝炎,也常簡稱為乙肝。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 引起的肝臟疾病。
「我一直忙于工作,作息不規律,也沒怎麼注意飲食,結果體檢時發現自己已經感染了乙肝。」這是許多乙肝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時的共同反應。
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導致的慢性疾病,會引發肝臟炎癥,隨著病情的長期進展,或許會誘發肝硬化、肝癌等嚴重病癥,然而,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