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心裡,手術能把病灶徹底清空,一勞永逸。
可人的身體不是機器,手術更是一把鋒利的「雙刃劍」。
能救急,比如突發闌尾炎或嚴重外傷,但本身也是一種巨大的創傷。

有時,手術很成功,人卻感覺「元氣大傷」。
身體是個動態系統,手術的麻醉、出血、感染等風險,以及術後可能的長期影響,都會對身體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。
在決定是否手術前,有必要了解,躺在手術臺上可能面臨什麼。
第一關:麻醉。
很多人都覺得「睡一覺就好了」,但麻醉本身就是一門深奧的科學。
據統計,全身麻醉出現相關反應的機率雖然不高,但一旦發生就可能是大事,包括嚴重的呼吸抑制、藥物過敏,甚至有一種極為罕見的遺傳性疾病「惡性高熱」,可能被麻醉藥觸發,極其兇險。
麻醉醫生在術前會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評估(ASA分級),來判斷患者能否安全度過這一關。

第二關:出血與損傷。
手術刀能切除病灶,也可能傷及無辜。
尤其是在脖子、胸腔等結構復雜的地方,控制聲音的喉返神經、負責呼吸的膈神經都可能被誤傷,導致聲音嘶啞或呼吸困難。
但現在微創手術(如腹腔鏡)能將這些機械損傷的風險降低約30%,視野放大了,看得更清,自然就能更精準地避開重要組織。

第三關:感染與後遺癥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