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最新癌癥登記資料顯示,大腸癌位居10大癌癥發生人數第2名,每年約有1萬6千多人罹病,約6千人因此喪命。(示意圖:shutterstock/達志)
大腸癌是國人常見癌癥,醫師就提到,大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,且常常會在門診時被病人問到「明明很健康也不菸不酒,為何還是有息肉或罹癌?」他則表示,即使是很健康的身體,仍有機率罹病,重點是把握「不要拖」的原則,一旦出現持續血便、排便習慣突改變、腹脹合併排便困難、長期的腹瀉合併絞痛、糞便有黏膜或變細,以及新發現的缺鐵性貧血,務必要盡快檢查。
出現以下6大徵兆,請安排大腸鏡檢查(製圖/中時新聞網)
根據最新癌癥登記資料顯示,大腸癌位居10大癌癥發生人數第2名,每年約有1萬6千多人罹病,約6千人因此喪命。胃腸肝膽科專科醫師吳宗勤于個人粉專發文衛教,指出近幾年來真的看到太多年輕的大腸癌案例,甚至20幾歲就出現大腸息肉腺瘤。除了定期安排內視鏡檢查外,他也特別提醒,一旦出現以下6大徵兆,務必要提高警覺:
1、血便:鮮血便或排便後衛生紙上有鮮血,在年輕族群最常見的原因是痔瘡,但若外塗、內服藥物都效果不佳或持續出現血便,就要注意了。
2、排便習慣改變:原本便秘或腹瀉,但突然間改變排便習慣,從3天上1次廁所變成1天3次,或是1天3次變成3天1次,經藥物治療與飲食調整後,仍未見改善,就要小心了。
3、腹脹合併排便困難:從原本的排便不順變成超不順,情況持續並惡化,甚至幾乎排不出來時,就得小心。
4、長期的腹瀉合併絞痛:原本只有白天或壓力下才出現的腸躁癥腹痛、腹瀉,變成連晚上睡覺或放假時都出現腹瀉不適,就要注意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