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吃進去的,不只是油脂,還有慢慢堆積的病根。」
我們總說「病從口入」,可很多人第一反應是「別吃不干凈的東西」,卻常常忽略了廚房里那個最不起眼、但每天都在用的——食用油。
每天做飯炒菜,家里那瓶油你是不是用了好多年都沒換過品牌?或者一直買「看著順眼」的?更別提還不少人習慣捧著一桶大豆油、玉米油用到見底,覺得「反正是植物油,健康」。
但如果我告訴你:只要你把家里的油換一換,一年內你可能少跑幾次醫院,甚至全家都更健康,你會不會重新審視一下廚房那瓶老油?
很多人以為,油就是給菜加點香味的。真相是,油不僅是熱量來源,它參與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構建、激素合成和免疫調節。油吃得對,血管可以更通暢、炎癥水平可以更低;吃錯了,三高、脂肪肝、甚至癌癥的風險都可能悄悄提高。
尤其是現在,中國人脂肪攝入的結構已經嚴重失衡了。根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的數據,中國人攝入的油脂里,超過70%來自單一植物油,主要是大豆油、菜籽油、玉米油這類高ω-6脂肪酸的油。
聽起來挺健康對吧?植物油嘛。但問題就出在這——ω-6脂肪酸攝入太多、ω-3攝入太少,會打破身體的炎癥平衡。
簡單點說,ω-6像是「點火器」,而ω-3就是「滅火器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