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火鍋腹痛!她開刀取出「魚子醬狀膽結石」 還好及時處理!

ADVERTISEMENT

42歲王小姐日前吃完火鍋右上腹突然隱隱作痛,就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需手術,醫師在膽囊發現大量「魚子醬狀」黑色結石,幾乎塞爆膽囊。醫師表示,若未及時處理恐釀腹膜炎或敗血癥。



高醫岡山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,王小姐取出的黑色結石舖平的范圍達70平方公分,數量相當驚人;執刀的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任吳柏宣表示,所幸及時處置,否則後續恐釀更嚴重的腹膜炎或敗血癥等併發癥。

ADVERTISEMENT



吳柏宣表示,膽囊內有數量如此龐大的爆漿狀膽結石,較為少見,研判與病人體質及膽囊收縮因素相關;當膽囊長時間缺乏規律收縮或排空不完全,過于濃縮的膽汁滯留在膽囊內,就可能形成膽泥,進而發展成膽結石。

吳柏宣指出,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、濃縮膽汁,以分解食物中的脂質;當攝入高脂、油炸或辛辣食物,膽囊就會開始收縮,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協助消化。

ADVERTISEMENT

若膽囊出口被結石卡住,無法順利排空膽汁,就可能反覆疼痛,甚至演變成急性發炎。


吳柏宣提及,若經常長時間空腹、女性因荷爾蒙或懷孕期間的[雌☆激☆素]變化、肥胖者膽固醇及胰島素較高,抑制膽囊收縮等,都會導致膽汁淤積形成結石。

吳柏宣提醒,膽結石常被病人誤當成胃痛,服胃藥未緩解,照胃鏡也找不出原因,但常在食用高脂食物或吃完大餐後,右上腹出現絞痛或抽痛,且疼痛感往右肩、背部放射出去,出現噁心、嘔吐癥狀等,就要注意是否為膽囊炎。



吳柏宣建議,應尋求專業醫師施行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,如長期未處理,除了急慢性發炎外,還可能併發膽囊蓄膿、膽管炎、膽囊破裂、腹膜炎、敗血癥,甚至影響胰臟功能或演變成膽囊癌。民眾平時應適度控制飲食及保持運動習慣,有家族史或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,才能遠離併發癥威脅。(中央社)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下一頁
3種水果已被列入「致癌名單」,吃多了致癌,告訴你真相,第1種很多人吃過
健康養生
長期在「睡前玩手機」的人,會付出多大代價!醫生:或要承擔這5種痛苦
健康養生
血管最怕這樣睡!醫生警告:「6個睡眠習慣」不改,血管遲早「堵死」
健康養生
黃安心臟搭橋手術成功!8年未再堵塞,總結2點經驗,值得學習
健康養生
「尿酸禍根」被揪出,是蘑菇的10倍!醫生:很多人不聽勸,天天吃
健康養生
被列入「致癌黑名單」!這4類肥皂「長期用恐致癌」:須格外警惕
健康養生
血管年輕20歲的秘密,這「3樣食物」每天吃,醫生:比吃藥還管用
健康養生
醫生坦言:男性突然天天喝茶,用不了多久,臉上或有4種變化
綜合推薦
男子不痛不癢,卻查出「肝癌晚期」,醫生緊急提醒:身體出現「2臭、3紅」,及時查肝功
健康養生
肝癌是無聲🔪手!睡前出現「4種異常」恐已癌變 肝膽科醫師警告:速做1檢查保命
健康養生
醫生勸導:冰箱裡的這4樣東西,是白血病的致病原因之一,要盡早丟掉!
綜合推薦
「終身攜帶,無藥可治」女子唱卡拉OK染恐怖病毒!口鼻起水泡超癢 全臉擴散令人崩潰
健康養生
這樣吃早餐「正在毀腎」,醫生痛心:「4個」常見吃法,等于每天給腎臟「上刑」
健康養生
艾滋病新增130萬!多人無辜中招,公眾場合千萬堅持「4不碰」原則
健康養生
四大血型排行榜公布:A型癌癥風險高,B型平均76歲,排名第二,第1名出乎所料
健康養生
耳朵里面經常癢,卻掏不出東西?或暗示你這5個問題,別忽視
健康養生
睡覺時一個常見表現,是癌來臨的信號!中老年人最易被盯上,別當成小病忽略了
健康養生
52歲女子晚上堅持不吃主食,半年后體檢報告讓她崩潰!醫生提醒:身體發生4個變化要當心
健康養生
62歲男心衰竭住院,只因吃這一食物!醫生提醒:3種食物是心衰竭的「加速器」,要少吃
健康養生
真正拖垮心臟的不是睡眠少,心內科醫生警告:傷心臟的「這4件事」,你可能天天在做
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