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火鍋腹痛!她開刀取出「魚子醬狀膽結石」 還好及時處理!

ADVERTISEMENT

42歲王小姐日前吃完火鍋右上腹突然隱隱作痛,就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需手術,醫師在膽囊發現大量「魚子醬狀」黑色結石,幾乎塞爆膽囊。醫師表示,若未及時處理恐釀腹膜炎或敗血癥。



高醫岡山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,王小姐取出的黑色結石舖平的范圍達70平方公分,數量相當驚人;執刀的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任吳柏宣表示,所幸及時處置,否則後續恐釀更嚴重的腹膜炎或敗血癥等併發癥。

ADVERTISEMENT



吳柏宣表示,膽囊內有數量如此龐大的爆漿狀膽結石,較為少見,研判與病人體質及膽囊收縮因素相關;當膽囊長時間缺乏規律收縮或排空不完全,過于濃縮的膽汁滯留在膽囊內,就可能形成膽泥,進而發展成膽結石。

吳柏宣指出,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、濃縮膽汁,以分解食物中的脂質;當攝入高脂、油炸或辛辣食物,膽囊就會開始收縮,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協助消化。

ADVERTISEMENT

若膽囊出口被結石卡住,無法順利排空膽汁,就可能反覆疼痛,甚至演變成急性發炎。


吳柏宣提及,若經常長時間空腹、女性因荷爾蒙或懷孕期間的[雌☆激☆素]變化、肥胖者膽固醇及胰島素較高,抑制膽囊收縮等,都會導致膽汁淤積形成結石。

吳柏宣提醒,膽結石常被病人誤當成胃痛,服胃藥未緩解,照胃鏡也找不出原因,但常在食用高脂食物或吃完大餐後,右上腹出現絞痛或抽痛,且疼痛感往右肩、背部放射出去,出現噁心、嘔吐癥狀等,就要注意是否為膽囊炎。



吳柏宣建議,應尋求專業醫師施行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,如長期未處理,除了急慢性發炎外,還可能併發膽囊蓄膿、膽管炎、膽囊破裂、腹膜炎、敗血癥,甚至影響胰臟功能或演變成膽囊癌。民眾平時應適度控制飲食及保持運動習慣,有家族史或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,才能遠離併發癥威脅。(中央社)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下一頁
蟑螂爬到孩子耳朵,媽媽60秒無創急救很高明,醫生:堪稱教科書
健康養生
43歲男子每天大便兩三次,確診肝癌!3種異常或是身體「警報」
健康養生
20歲男孩確診尿毒癥!醫生:一年前早有徵兆,「5個求救信號」被忽視了
綜合推薦
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饅頭?醫生忠告:真正不能吃的是「這4類食物」
健康養生
喉嚨有痰糊住,去煮這個喝,百試百靈,呼吸都舒暢了
健康養生
20歲男生肺被「啃」出10多個空洞,病因嚇傻網友:原來我真的命大!
綜合推薦
它才是「膽固醇大戶」!含量「是肥肉的24倍」不想「堵塞血管」要少吃
健康養生
女子因「下肢水腫」就診,上午檢查晚上離世!醫生:漏了4個細節
綜合推薦
65歲阿姨夜間突過世!醫生搖頭:一把年紀了「這4件事」千萬別碰,尤其第3件最要命
綜合推薦
一手術人就垮了?醫生直言:5種病無需做手術,別讓無知害了自己
健康養生
高血脂的禍根找到了!醫生警示:3種食物再吃,血管會堵塞
健康養生
霍啟仁舉辦婚禮,大嫂郭晶晶缺席,才過幾天噁心的一幕就發生了
綜合推薦
52歲男子肝癌晚期,從不喝酒!醫生:長期忽視「這1個癥狀」是禍根
綜合推薦
這兩種醬油別再吃了!尤其是瓶子上有這4個字的,再便宜也別要
健康養生
身體這3處疼痛,竟是甲狀腺在報警!醫生:這些危險訊號速自查
綜合推薦
別再用「1款海綿」洗碗!醫示警「恐溶出毒素」:恐致癌、傷肝害腎
健康養生
醫生警告:傷腎最狠的菜,傷肝毀腎全是「毒」,很多老人卻天天吃!等到腎衰竭就晚了!
健康養生
戴帽子能保護心臟?醫生提醒:冬季戴帽,能防3種病,但1類人別戴
健康養生
18歲男「常吃1台灣美食」竟大腸癌亡!譚敦慈急喊:吃1水果解毒、抑制致癌物
健康養生
26歲女吃鍋喉嚨痛!入院到去世僅10分鐘,醫警告:死亡率很高
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