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火鍋腹痛!她開刀取出「魚子醬狀膽結石」 還好及時處理!

ADVERTISEMENT

42歲王小姐日前吃完火鍋右上腹突然隱隱作痛,就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需手術,醫師在膽囊發現大量「魚子醬狀」黑色結石,幾乎塞爆膽囊。醫師表示,若未及時處理恐釀腹膜炎或敗血癥。



高醫岡山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,王小姐取出的黑色結石舖平的范圍達70平方公分,數量相當驚人;執刀的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任吳柏宣表示,所幸及時處置,否則後續恐釀更嚴重的腹膜炎或敗血癥等併發癥。

ADVERTISEMENT



吳柏宣表示,膽囊內有數量如此龐大的爆漿狀膽結石,較為少見,研判與病人體質及膽囊收縮因素相關;當膽囊長時間缺乏規律收縮或排空不完全,過于濃縮的膽汁滯留在膽囊內,就可能形成膽泥,進而發展成膽結石。

吳柏宣指出,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、濃縮膽汁,以分解食物中的脂質;當攝入高脂、油炸或辛辣食物,膽囊就會開始收縮,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協助消化。

ADVERTISEMENT

若膽囊出口被結石卡住,無法順利排空膽汁,就可能反覆疼痛,甚至演變成急性發炎。


吳柏宣提及,若經常長時間空腹、女性因荷爾蒙或懷孕期間的[雌☆激☆素]變化、肥胖者膽固醇及胰島素較高,抑制膽囊收縮等,都會導致膽汁淤積形成結石。

吳柏宣提醒,膽結石常被病人誤當成胃痛,服胃藥未緩解,照胃鏡也找不出原因,但常在食用高脂食物或吃完大餐後,右上腹出現絞痛或抽痛,且疼痛感往右肩、背部放射出去,出現噁心、嘔吐癥狀等,就要注意是否為膽囊炎。



吳柏宣建議,應尋求專業醫師施行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,如長期未處理,除了急慢性發炎外,還可能併發膽囊蓄膿、膽管炎、膽囊破裂、腹膜炎、敗血癥,甚至影響胰臟功能或演變成膽囊癌。民眾平時應適度控制飲食及保持運動習慣,有家族史或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,才能遠離併發癥威脅。(中央社)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下一頁
透露個大秘密!若60歲前沒患「這2種病」恭喜你!往後罹癌機率低很多
健康養生
「台大12醫師」全罹肺癌!發生率達全國100倍!名醫示警了
健康養生
「台大12醫師」全罹肺癌!發生率達全國100倍,名醫示警了
健康養生
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!醫揭「這些不好聞的東西」是關鍵,都是肺癌危險因子
健康養生
洗澡時發現不對勁,30歲女子查出「12斤腫瘤」!醫生警:很多人以為是發胖
健康養生
月經消失前「有這3個信號」!45歲後出現:需要迎接「絕經」了
健康養生
一定要告訴父母!吃「降壓藥」的時候千萬不能吃這些東西,否則會引發「心肌梗死或中風」,嚴重的危及生命
健康養生
肩膀痛竟是癌癥末期!醫曝腫瘤惡化徵兆,「1動作」保命
健康養生
只因愛吃一種「食物」,一家6口4人中毒2人透析!醫生警告:太易中毒!
健康養生
47歲阿姨「檢查出HPV」崩潰:我單身都沒親密生活欸!醫示警「中年女性常犯」觀念錯誤悔一生
健康養生
47歲男子重度貧血,渾身癱軟!醫生緊急提醒:飯不能這麼吃
健康養生
宋美齡40歲就罹癌,為何能活到了106歲?貼身僕人道出「2字真相」人人都可復制
健康養生
腿部就是你的「血糖儀」!若出現這5種怪象,血糖多半超標了
健康養生
男剪指甲破皮沒理!2年內「10根腳趾全截掉」崩潰,醫揭「1元兇」網嚇瘋:我也常這樣
健康養生
一天4次!61歲女子確診尿毒癥,兒女崩潰:天天勸就是不聽
健康養生
高血糖和喝水有關?醫生多次強調,高血糖人,喝水切記「5不要」
綜合推薦
4個信號說明身體在求救!別讓日常習慣毀掉你的免疫力
綜合推薦
一旦出現這些異常信號,可能是血管堵了!早發現、早處理能救命
綜合推薦
有癌入體,嘴巴先知!口腔「出現3個變化」是癌來臨的信號:別以為只是火氣大嘴破
健康養生
親戚20多歲就得大腸癌!譚敦慈示警:「這類食物」我絕不碰
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