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火鍋腹痛!她開刀取出「魚子醬狀膽結石」 還好及時處理!

ADVERTISEMENT

42歲王小姐日前吃完火鍋右上腹突然隱隱作痛,就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需手術,醫師在膽囊發現大量「魚子醬狀」黑色結石,幾乎塞爆膽囊。醫師表示,若未及時處理恐釀腹膜炎或敗血癥。



高醫岡山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,王小姐取出的黑色結石舖平的范圍達70平方公分,數量相當驚人;執刀的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任吳柏宣表示,所幸及時處置,否則後續恐釀更嚴重的腹膜炎或敗血癥等併發癥。

ADVERTISEMENT



吳柏宣表示,膽囊內有數量如此龐大的爆漿狀膽結石,較為少見,研判與病人體質及膽囊收縮因素相關;當膽囊長時間缺乏規律收縮或排空不完全,過于濃縮的膽汁滯留在膽囊內,就可能形成膽泥,進而發展成膽結石。

吳柏宣指出,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、濃縮膽汁,以分解食物中的脂質;當攝入高脂、油炸或辛辣食物,膽囊就會開始收縮,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協助消化。

ADVERTISEMENT

若膽囊出口被結石卡住,無法順利排空膽汁,就可能反覆疼痛,甚至演變成急性發炎。


吳柏宣提及,若經常長時間空腹、女性因荷爾蒙或懷孕期間的[雌☆激☆素]變化、肥胖者膽固醇及胰島素較高,抑制膽囊收縮等,都會導致膽汁淤積形成結石。

吳柏宣提醒,膽結石常被病人誤當成胃痛,服胃藥未緩解,照胃鏡也找不出原因,但常在食用高脂食物或吃完大餐後,右上腹出現絞痛或抽痛,且疼痛感往右肩、背部放射出去,出現噁心、嘔吐癥狀等,就要注意是否為膽囊炎。



吳柏宣建議,應尋求專業醫師施行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,如長期未處理,除了急慢性發炎外,還可能併發膽囊蓄膿、膽管炎、膽囊破裂、腹膜炎、敗血癥,甚至影響胰臟功能或演變成膽囊癌。民眾平時應適度控制飲食及保持運動習慣,有家族史或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,才能遠離併發癥威脅。(中央社)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下一頁
一對母女雙雙確診癌癥晚期!這種癌死亡率極高,很多人發現時已是晚期!
健康養生
55歲警退休前「主動脈剝離」猝逝!醫生警告「出現7癥狀」立刻送醫
健康養生
壽命與大便次數有關!研究發現:壽命長的人,每天排便「在這個次數」
健康養生
醫生直言:肺癌早期不是咳嗽,是身上出現三大異常,千萬別忽視
健康養生
男子喉嚨痛一月不見好,竟發現嗓子里全是「雪花」!醫生:這事可別亂做
綜合推薦
恭喜!如果50歲之前「沒確診這4種病」:90%的癌癥遠離你...如果有趕緊去醫院
健康養生
54歲男子能吃能喝,查出「肝癌晚期」!醫生:3個癥狀,很多人忽視了
綜合推薦
非洲豬瘟侵台!教你從「顏色、氣味、彈性」與三指標判斷,買豬肉別踩雷
健康養生
超級人瑞「117歲辭世」研究曝:她細胞「年輕17歲」腸道菌叢似嬰兒「3個長壽習慣」原來這麼簡單!
健康養生
67歲教授曾兩度患癌!醫生斷言「僅餘三個月命」,自創排毒果汁「每日2杯」...12年來肝癌不復發
綜合推薦
非洲豬瘟侵台!專家示警:豬身上「2部位」最好別買,愛自己就別吃
健康養生
以為只是過敏...40歲男子「身上2處發癢」竟確診癌癥!醫警告「若有4異常」就是肝臟在求救
健康養生
腿部是「心梗」的放大鏡!醫生直言:腿部出現這幾種表現,盡快就醫!
綜合推薦
喝了恐喪命!這4種酒「已被列入黑名單」:為了身體好不要碰
健康養生
門診爆滿!入秋3大病毒猛襲「牢記6大預防重點」醫揭:大人小孩都可傳來傳去
健康養生
一喝水「尿就多」!這是代表「腎臟好」還是不好呢?專家告訴你真相
健康養生
59歲坣娜胰臟癌離世!注意「這3種食物」別亂碰:會誘發癌癥
健康養生
76歲許紹雄猝逝!患「男性隱形殺手」10年暴增6成...醫示警:「僅靠一招能保命」
健康養生
坣娜飽受紅斑性狼瘡之苦,專家點名「4蔬菜」加劇發炎過敏
健康養生
肺癌發出第一個信號!大多「顯示在喉嚨上」醫生示警「很多人沒在意」:一拖就是晚期
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