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不少人一聽說高血脂,腦子里立馬就浮現出那一塊塊油滋滋的肥肉、香噴噴的紅燒肉,甚至連看到一盤紅油抄手都會本能地皺眉——「完了,這玩意兒膽固醇一定高」。
大家仿佛達成了一種共識:高血脂的罪魁禍首,就是這些看起來「油膩膩」的食物,可事情沒那麼簡單。
那些「格外注意」少吃肥肉的人,反倒血脂控制得不好;而有些人雖然偶爾吃點紅燒肉,血脂卻平穩如常。
這讓我想起醫院里長期隨訪的一些人,他們的飲食習慣五花八門,生活方式也大不相同,但有一批人,飲食上幾乎沒有什麼「肥膩」的東西,卻還是查出了三高。
而我們以為安全的「某些東西」,他們卻天天吃得不亦樂乎,所以,真正讓血脂飆升的「源頭」到底是什麼,又為什麼它這麼多年從未被我們真正警惕過?
有一類人,生活特別節省,
而且也覺得不浪費,挺好的,但她忽略了一件事:她這些反復加熱的「剩菜」,正慢慢地拖垮她的血脂。
反復加熱的菜里,會積聚一種叫做「氧化脂質」的東西,尤其綠葉菜和肉類反復加熱后,其中的脂類在氧化作用下會變得極其不穩定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