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總聽隔壁大娘念叨,誰家親戚得了癌癥,治是治了,可化療做完人就更虛了。有些老人甚至私下里傳,「十個化療九個死,化療還不如不治」。老王前段時間查出腫瘤,家里人也在猶豫:到底還要不要上化療?街坊鄰里每逢閑談,總有人搖頭嘆氣,仿佛化療成了「過不去的坎」。
那現實到底是咋回事?是不是真的「十個化療九個死」這麼絕望?又有哪些癌癥,化療反倒可能成了「反效果」?
先說說很多人擔心的化療副作用。化療其實是運用強力化學藥物,把癌細胞「毒死」或者讓它沒法再分裂。一旦藥效下去,癌細胞會變少 ,而且有些晚期患者還能因此延長生存時間 。不過它有個難題:「分不清敵我」。 這些藥物進入身體,既殺壞細胞也會誤傷好細胞,像毛發、骨髓、消化道等細胞增殖快的部位都容易被波及。脫發、惡心、免疫力下降、白細胞減少 ,這些常見的副作用,很多癌癥病友都碰見過。
但真的有「十人化療九人死」這麼夸張麼?其實不是。這個說法源頭并不科學,絕大多數患者死亡根本不是化療直接造成的,而是原發病因,也就是癌癥本身。一些人對抗癌沒信心或者副作用太明顯,自然會覺得是化療害的。但認真說,化療在部分適合的病人里,依然是救命的。那為啥大家只看到壞處?一個核心問題:并不是所有癌癥患者都需要化療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