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地有戶人家,吃完一頓晚飯,厄運就悄悄降臨了。先是惡心如潮水般涌起,緊接著嘔吐不止,腹瀉和頭暈乏力接踵而至,整個人仿佛脫水的花朵,迅速失去生機,被緊急送往醫院。
醫生爭分奪秒開展搶救,同時刨根問底,了解他們的飲食情況。這家人當晚吃的是簡單的絲瓜炒雞蛋搭配白米飯和小菜,可誰能想到,這一頓飯成了「毒源」。醫生通過血液檢測和胃內容物分析,確定問題出在絲瓜上。
很多人大惑不解,絲瓜是常見蔬菜,清炒、燉湯都美味可口,怎麼就成了「兇手」?原來,這根引發中毒的絲瓜是他們自家陽台種的。
這根問題絲瓜一開始并無異樣,表皮顏色深了些,個頭稍長,沒有腐爛,也沒有蟲眼,切開也沒異味。可等炒進鍋里,一股苦味就冒了出來,有點像苦瓜那種澀苦。一家人沒太在意,以為是鍋糊了或者絲瓜老了,照吃不誤。但飯后兩小時,悲劇就發生了。
醫生判斷這是「苦味絲瓜」引發的中毒,罪魁禍首是葫蘆素。葫蘆素廣泛存在于葫蘆科植物里,像苦瓜、黃瓜、生南瓜、生絲瓜、生冬瓜等。它是植物的自我防御武器,正常情況下含量低,對人沒影響。
自己種的、不經過精心篩選的老絲瓜,最容易出現苦味絲瓜情況。家庭陽台和農村自留地種的蔬菜,缺乏專業選種和基因把控,就像沒有經過嚴格篩選考場的學生,容易出現各種問題,口感差不說,葫蘆素含量比市場售賣的能高出好幾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