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種魚已被列入「致癌名單」,吃多了或致癌,再愛吃也別貪嘴

ADVERTISEMENT

小李望著剛進門的父親李叔,發現他手中提著一條魚,不禁憂慮地說:「爸,您怎麼又買魚回來了?我之前跟您提到過,過多食用魚類可能會提升患癌的風險啊。」李叔叔聞言,摸了摸后腦勺,笑容中帶著幾分尷尬:「哦,小李,這魚不是買的,是隔壁老王今天釣魚的收獲,他特地送了一條給咱們。我想,家里挺久沒吃魚了,偶爾嘗嘗應該沒事吧。」「但是,那些研究報告明確指出…」小李正想展開說說,卻被李叔叔的話語打斷。

「你太過多慮了,」李叔叔擺手示意,「人活著,如果總是顧慮重重,那還有什麼樂趣可言?而且,這是老王親手釣的野生魚,跟那些養殖的可不一樣,哪會有什麼問題?」小李聽后,內心五味雜陳,他既不愿辜負父親的一片好意,又確實憂慮魚的安全性,一時陷入了兩難境地。

ADVERTISEMENT

事實上,魚肉長久以來被看作是營養豐富的食物,不過,近年來的研究卻揭示,特定種類的魚可能與癌癥風險增加有關。那麼,究竟哪些魚類被列入了「可能致癌」的范疇呢?

一、經常吃魚,是「癌癥催化劑」還是「心血管保護神」?

先前的研究提示,增加非油炸魚和金槍魚的攝入量與惡性黑色素瘤及0期黑色素瘤的風險提升有關聯。這一發現迅速引發了公眾對于「過量食用魚類可能導致癌癥」的廣泛討論。

ADVERTISEMENT

然而,事實果真如此嗎?

值得注意的是,該研究雖基于大規模數據,但僅屬于前瞻性調查性質,缺乏確鑿的科學證據來確立直接的因果關系。它可能揭示了魚類消費與特定癌癥之間的某種聯系,卻未能證明吃魚就是致癌的直接原因。此外,「攝入量」這一變量在此中扮演著關鍵角色。

另一方面,《歐洲臨床營養學雜志》發表的研究則表明,適量食用魚類——每周約250克,能有效降低包括多種心血管疾病在內的全因死亡風險。具體而言,與每周食用0-3份(每份50克)魚類相比,每周攝入4-6份魚類的人群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15%,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了23%;而每周食用7-10份魚類的人,這兩項風險分別減少了8%和13%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下一頁
65歲阿姨夜間突過世!醫生搖頭:一把年紀了「這4件事」千萬別碰,尤其第3件最要命
綜合推薦
一手術人就垮了?醫生直言:5種病無需做手術,別讓無知害了自己
健康養生
高血脂的禍根找到了!醫生警示:3種食物再吃,血管會堵塞
健康養生
霍啟仁舉辦婚禮,大嫂郭晶晶缺席,才過幾天噁心的一幕就發生了
綜合推薦
52歲男子肝癌晚期,從不喝酒!醫生:長期忽視「這1個癥狀」是禍根
綜合推薦
這兩種醬油別再吃了!尤其是瓶子上有這4個字的,再便宜也別要
健康養生
身體這3處疼痛,竟是甲狀腺在報警!醫生:這些危險訊號速自查
綜合推薦
別再用「1款海綿」洗碗!醫示警「恐溶出毒素」:恐致癌、傷肝害腎
健康養生
醫生警告:傷腎最狠的菜,傷肝毀腎全是「毒」,很多老人卻天天吃!等到腎衰竭就晚了!
健康養生
戴帽子能保護心臟?醫生提醒:冬季戴帽,能防3種病,但1類人別戴
健康養生
18歲男「常吃1台灣美食」竟大腸癌亡!譚敦慈急喊:吃1水果解毒、抑制致癌物
健康養生
26歲女吃鍋喉嚨痛!入院到去世僅10分鐘,醫警告:死亡率很高
健康養生
養樹先養根,養人先養腳!冬季泡腳加上這些藥材,祛寒溼、養氣血、助睡眠
健康養生
子宮頸癌多是「拖」出來的,女人下半身若有4處異常,趁早就醫!
健康養生
流感頻發!中年扛5天丟命...醫生喊停3種飯:「做好2件事」能救命
綜合推薦
44歲女士,半年血糖從13.5降到5.4!醫生:她的3個降糖習慣,值得學習
健康養生
馬上停止佩戴「奪命石」戴一天「相當于做近百次X光」天天戴「恐傷肝腎」:白送都不能要
健康養生
研究60年癌癥,96歲孫燕院士提醒:4樣東西儘量別碰,別不當回事
健康養生
腎衰了,腳先知!腳出現「3種異常」表現,暗示腎臟快要「撐」不住了
健康養生
有沒有大腸瘜肉「上廁所就知道」!醫生警告:身體最早「4大前兆」別拖成癌
綜合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