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大爺是我鄰居,72歲的人,看起來比60歲還精神,走起路來風風火火,蹬著腳踏車買菜像一陣風。
前幾年體檢查出頸動脈里有斑塊,一聽醫生說「有堵塞風險」,他臉都白了,回家躺沙發上一天沒說話。
可三年后再查,醫生一愣,說斑塊竟然縮小了,血管流速也正常了,簡直跟洗過一樣干凈。
這事兒傳開了,鄰里街坊都跑來打聽秘訣。
張大爺一邊泡著枸杞茶,一邊樂呵呵地說:「我也沒吃啥神藥,就是換了點生活習慣。」
今天,我就來替大家扒一扒這位大爺「洗血管」的五個方法,看看他到底做了啥,讓血管從「油膩膩」變得「清清爽爽」。
說起斑塊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「是不是要做手術?」
動脈斑塊就像水管里的水垢,早期的時候不一定非得動刀。關鍵看它有沒有「活躍」,也就是有沒有破裂的風險。
張大爺當時的斑塊屬于穩定型,就像墻上結痂的傷口,動它它不疼,不動它它也不礙事。但如果繼續吃油膩、抽煙、喝酒、整天不動彈,遲早有一天那「痂」會裂開,血一沖,一下就堵住了。
所以張大爺說:「我不是不怕死,是不想死得那麼突然。」他開始琢磨,怎麼讓這斑塊不長,甚至慢慢變小。
第一件事,他把食譜改了。
以前張大爺早上愛吃油條、咸鴨蛋,中午來碗肥腸面,晚上還得整點啤酒花生米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