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一直按時吃降壓藥,怎麼今早暈倒了,還說是血壓太低?」這是一個在炎熱夏天送醫的人說出來的第一句話。
夏天,是高血壓患者最容易掉以輕心的季節,一些人看到血壓下降了,甚至有時低于正常,就誤以為病情緩解,藥可以減量了,還有些人覺得天氣熱,身體出汗多,血液循環快,吃藥應該問題不大。
其實這個時候,危險才剛剛開始,天氣熱,體內調節機制本身就吃力,再加上降壓藥作用,一旦出現不對稱的調節反應,很可能轉為低血壓、心率異常,甚至暈厥、抽搐等突發情況。ADVERTISEMENT
最先需要注意的是低血壓和由此帶來的暈厥風險,夏天的高溫使人體大量出汗,本身會帶走不少水分和鹽分,加上不少人喝水不夠,血容量其實是在減少的。
這個時候再吃降壓藥,相當于在本已偏低的循環系統上再加一層壓制,有些降壓藥通過擴張血管起效,血管一擴張,血液集中不到大腦去,輕則頭暈眼花,重則瞬間昏倒。
如果再處在洗澡間、馬路上、電梯里這樣的環境,后果可能不只是摔傷那麼簡單。
而且這個低血壓不是藥量的問題,而是身體調節能力在高溫環境下發生了變化。
有些人本身有自主神經功能不全,夏天一出汗,血壓波動幅度就大,一些常規劑量的藥,在夏天表現得就像超劑量一樣猛烈,幾小時內把血壓壓得太低,這時候還維持原來的用藥方案,是在冒險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