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抗癌天使」湯佩姿19歲時,罹患卵巢癌末期,被醫師診斷活不過3個月,她靠著樂觀的心情及堅強的意志力,撐過多項治療,但仍在22年11月29日病逝,得年24歲。對此,馬偕醫院婦科癌癥學科主任張志隆,曾在節目《健康2.0》分享,有「5類人」容易得到卵巢癌。
張志隆提到,卵巢癌有「婦女沉默殺手」之稱,很多病患發現時,已是第3期或第4期,只能靠手術或術後的化學治療,僅有少許標靶藥物,被證明對卵巢癌有效果。
至于哪些人容易得到卵巢癌?張志隆表示,真正的原因仍不明,但大致可以列出以下5類。張志隆指出:第1類為「卵巢癌家族史」,卵巢癌跟乳癌2種癌癥,推測與家族史有關;第2類為「基因突變」,如:BRCA1、BRCA2,擁有以上基因的女性被認定,有生之年具一定比例會罹患卵巢癌;第3類為「子宮內膜異位癥」,跟某些特定的卵巢癌有關聯。
張志隆繼續說,第4類為「不曾生育」,有種說法為,未生育過的女性,由于卵巢沒有休息,長期不斷地排卵,所以會提升罹癌機率;第5類為「初經早或停經晚」,經期時持續排卵之故,成為卵巢癌好發族群之一。張志隆直言,卵巢沒有真正的預防方式,但以上「5類人」,可以在40歲左右,去醫院做健康檢查,如:超音波和腫瘤指數篩檢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