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一天排尿幾次?」這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問題,卻可能隱藏著健康的警報信號。當一次次如常的上廁所行為被忽視,當身體發出的細微信號被誤認為「年紀大了正常」,疾病便悄然潛伏。
那麼,每天排尿4次,是少了還是正常?是否意味著腎臟功能出了問題?又有多少人,正在忽視自己身體的「求救信號」?
生活中,很多中老年人把「尿少」「浮腫」「乏力」看作年齡增長的自然結果,甚至有人覺得「能少跑廁所是福氣」。
61歲的陳阿姨正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。她退休后一直住在兒子家,家人發現她總是懶得喝水、尿量極少,每天甚至不到4次。孩子多次提醒她注意水分攝入、定期體檢,她卻總以「不舒服就不喝」為由推脫。
直到某天突發頭暈、惡心、全身浮腫,被送醫檢查后,確診為終末期腎病——尿毒癥。醫生告知家屬,腎功能已經低于10%,必須透析維持生命。得知結果后,兒女崩潰痛哭:「天天勸就是不聽!」
這不是個案,而是一個值得全員警醒的健康隱患。據國家衛健委2023年數據,中國慢性腎病總患病率達10.8%,即每10人中就有1人患病,而知曉率不足13%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大量病例在確診時已接近尿毒癥階段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