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血液科門診迎來一位特殊的患者47歲的賀先生(化姓)。他就診時面色慘白如紙,每走一步都要緊緊拽住家屬的胳膊,說起話來也是氣若游絲,「醫生,我渾身軟得像沒骨頭,哪怕坐著不動都覺得累。這是得了什麼病?」
血常規報告顯示,他的血紅蛋白濃度只有34g/L。要知道,正常男性的血紅蛋白標準得在130-175g/L,他的數值還不到正常人的四分之一,屬于重度貧血。「這就像給器官‘斷氧’,心臟隨時可能因為缺氧罷工,引發心衰!」該院血液科醫生立刻安排緊急吸氧、輸血,把他從危險邊緣拉了回來。
牙齒掉光只吃軟食
中年男貧血到「心臟報警」
經過全面檢查,醫護人員發現,賀先生的貧血既不是造血出了問題,也不是得了惡性腫瘤,罪魁禍首竟然是他的飲食習慣。原來,他近兩年牙齒陸續掉落,嫌裝假牙麻煩,日常便只吃豆腐、粥水這類軟食,連雞蛋、瘦肉都很少碰。
「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核心原料,長期飲食單一、缺乏鐵攝入,就像工廠沒了原材料,無法生產足夠的‘氧氣搬運工’,身體自然會出現缺氧、乏力等癥狀。」該院血液科主任洪用偉打了個通俗的比方,「
年輕女性成貧血「重災區」
極端節食是「元兇」
據介紹,近一個月該院血液科門診累計接診貧血患者近40人,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