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醫生,救救我爸!他最近總喊腰疼,都不敢站起來,之前還吃了點隔夜的羊肉,會不會和這個有關係?」

門診中,一個神色焦慮的中年人推著輪椅上的父親走了進來。老人表情痛苦,腰部無法挺直,只能勉強靠在椅背上。
經過一系列檢查後,我們發現老人的問題比想象中嚴重:三分之一的腰椎被細菌「啃噬」,骨質幾乎消失。
病因竟然與他兩週前吃的隔夜手抓羊肉有關。
這個案例聽起來匪夷所思,但背後的醫學邏輯卻非常清晰。隔夜羊肉引發的感染,是導致老人腰椎「被吃空」的罪魁禍首。

很多人覺得,隔夜食物只要加熱了,吃起來沒異味,應該就沒問題。實際上,隔夜食物尤其是高蛋白食物,即便外觀正常,也可能藏著致命的隱患。
在這位老人的案例中,罪魁禍首是布魯菌ADVERTISEMENT
它們能夠透過食物、接觸或空氣傳播給人類,引發一種被稱為「布魯氏菌病」的感染性疾病。
老人吃的隔夜羊肉中,可能含有布魯菌。而隔夜存放讓細菌有了繁殖的機會,進一步增加了感染風險。布魯菌進入人體後,會透過血液傳播到全身,尤其是骨骼、關節等區域。

這種菌特別「偏愛」脊柱,容易引發腰椎部位的感染,導致骨質破壞,形成所謂的「骨髓炎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