►
本文2029字 閱讀5分鐘
聲明: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,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,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,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識,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。
「體檢發現肝癌,剛做完手術,人就沒了。」
「她才剛開始化療,怎麼說走就走了?」
「不是說癌癥早發現早治療嗎?可怎麼一治療反而死得更快了?」
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類似的故事。有人在確診癌癥后,立刻住院、做手術、化療,治療過程滴水不漏,可人還是很快去世了。于是,大家開始懷疑——是不是治療出了問題?是不是不治還活得久一點?
今天,醫生必須把實情說清楚:不是治療讓人死得快,而是很多人發現癌癥時,已經晚了。
我們接診過太多這樣的患者:第一次檢查,就是晚期。
有人自己摸到硬塊才來醫院,一查是乳腺癌,已經轉移到肺;有人腹脹消化差,以為是胃炎,胃鏡一做,直接是胃癌晚期。
絕大多數癌癥,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癥狀。等到真的不舒服了,往往已經發展到中晚期。而癌癥發展的速度,有時遠比我們想象中要快。
這時候,醫生再怎麼努力,也只能用治療去「拖住」病情,贏得一點時間。這不是治療失敗,而是開始得太晚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