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實案例:一位患者的「三高」逆轉啟示錄
65歲的張先生(化名)是一名退休教師,多年來飽受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困擾。盡管他嚴格遵循醫囑,每日服藥、堅持低鹽低脂飲食、每周慢跑三次,但指標始終反復波動。一次體檢中,醫生發現他存在長期焦慮情緒,甚至因工作壓力養成了「睡前飲酒助眠」的習慣。在心理科醫生的建議下,張先生開始接受情緒管理干預,半年后,他的空腹血糖從8.5 mmol/L降至6.1 mmol/L,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從4.
情緒壓力:被忽視的「三高」催化劑
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于康教授曾指出:「飲食與運動是‘三高’管理的基礎,但心理失衡可能抵消所有努力。」研究顯示,長期焦慮、抑郁等負面情緒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,導致腎上腺素、皮質醇等應激激素持續分泌。
典型表現:
夜間高壓難降:壓力導致的「應激性高血壓」常表現為夜間血壓升高,傳統藥物難以控制
隱性肥胖風險:皮質醇分泌過多易引發內臟脂肪堆積,即使體重正常,代謝異常風險仍高
代償性飲食:部分患者通過暴飲高糖高脂食物緩解壓力,形成「情緒性進食」依賴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