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吃麵包,但卻擔心精緻澱粉會對身體不好,甚至害怕會增加罹患癌癥風險?預防醫學醫師張適恆分享國際研究,原來這樣吃麵包才健康,也不會致癌。
張適恆表示,2024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發布的最新研究中,綜合分析17個可信度較高的前瞻性文獻,發現麵包攝取量特別多的人,其癌癥發生率和死亡率並未明顯增加。
在長期而且高劑量暴露之下,丙烯醯胺有可能會增加人類的某些癌癥機率,烤麵包的過程會因為梅納反應,讓麵包顏色變深、出現香味,並且產生丙烯醯胺,烘烤的溫度越高、時間越久、表面越焦香,丙烯醯胺產生的量就會越多,而2A等級的致癌物必須要長期並且大量攝取,才會對人體有威脅性,那到底什麼叫作大量呢?要吃多久?早餐吃兩個手掌大的歐式麵包,就有可能過量嗎?
2023年土耳其一篇報告也分析62個有關人類暴露在丙烯醯胺,還有癌癥發生率的研究。其中,16個乳癌相關研究中,乳癌病人平均每天攝取到20到30微克丙烯醯胺,14個子宮內膜癌的研究中,患者平均每天暴露20到40微克丙烯醯胺。另外也發現,卵巢癌的病人平均每天暴露量大概也是20微克丙烯醯胺,張適恆說明,每天20微克丙烯醯胺,似乎可以當作一個癌癥風險明顯上升的分界線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