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肺癌」在台灣長年位居癌癥死亡首位,主因是早期癥狀不明顯,確診時多為晚期,且近年來發生率持續上升,連替人治病的醫生都逃不掉……
圖片來源 / 翻攝自Swedish
前台大感染科醫師「林氏璧」在粉專發文示警,2013年,台大醫院為全院300位45歲以上的主管和醫師進行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,竟意外發現有12人罹患早期肺癌,占整體4%,也遠超過台灣肺癌發生率100倍。
圖片來源 / 翻攝自Google Maps
林氏璧也曝光不同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:第一期有9成;第二期6成;第三期降至3成;第四期僅剩1成。林氏璧進一步指出,由于所在位置關係,不太會影響到周邊器官,肺癌早期通常少有癥狀,往往發現時都為時已晚,特別是肺腺癌、胰臟癌是相當惡性的癌癥。
示意圖。圖片來源 / 翻攝自Drug Target Review
林氏璧因此提醒「肺癌早期篩檢非常重要」,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有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「肺癌早期偵測計畫」,50至74歲重度吸菸者、40至74歲女性、45至74歲男性,且具肺癌家族史,每2年可做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