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防失智癥的方法很多,但選錯食材可能適得其反。一名50歲男子因為父母都罹患失智癥,刻意大量攝取魚類,沒想到竟加快失智的速度,50歲後就出現失智情況,醫師一看搖頭:「大量吃這『兩類魚』中毒了!」
根據《TVBS》報導,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節目上分享遇到個案,指出很多人都知道吃魚好處很多,尤其是對智力有益處,不過有位男子卻吃魚吃到失智!一名50多歲男子被太太帶來就醫,表示公婆都是失智癥患者,為了預防失智,從年輕時就開始拚命吃魚,怎料記憶力還是逐漸變差。
了解作息後,發現男子每天早餐固定吃鮪魚三明治,不幸的是,美國研究調查指出,市售有一半的鮪魚三明治汞含量都超標,長期吃累積體內造成汞超量,不僅記憶力變差,一件事要問3遍,更出現頭髮脫落、腎功能惡化、抗核抗體ANA升高等典型汞中毒癥狀!
醫師叮囑病患停吃鮪魚三明治,同時接受螯合針治療,3至4個月後回診數據更驚人,體內汞含量不降反升,直到男子提供兩週飲食日誌,才發現他仍堅持要吃魚,每兩餐就吃一餐甜不辣,醫師無奈指出台灣的鯊魚肉一公斤只要10塊錢,常被混入魚漿使用,而鮪魚、鯊魚皆是大型魚類,體內易積蓄汞、鉛、砷等重金屬。
專家提醒,砷不僅存在海魚中,某些地區的地下水也可能受到砷的污染,進而影響當地養殖魚類,過量攝入砷會增加糖尿病、黑腳病、肝癌與乳癌的罹患風險,鉛、鋁、汞食用過量也會造成少子化、腎功能受損、血尿、失智癥、過敏、失眠、脾氣暴躁、記憶力衰退、便祕、手抖,嚴重恐腎衰竭!
醫師建議,想要補充魚類營養,應該選擇秋刀魚、鯖魚等小型魚類,這些魚不僅含有豐富的Omega-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對大腦健康有益,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,最重要的是重金屬含量相對較低。
小編也超愛吃鮪魚...馬上改掉飲食壞習慣!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