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是我們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徑,耳鳴、耳聾雖是身體的疾患,但給不少人造成了心理上的負擔;此類疾患需要辨證分為器質性的病變與功能性的病變,根據中醫理論:「經絡所過,主治所及」分析聽力下降常見的病因跟肝膽、三焦、腎有關系,常見的病癥有肝膽濕熱、肝腎陰虛以及氣血不足。
對于功能性聽力下降,多是持續時間久,而且短期服藥療效并不理想,
1、聽宮穴
聽宮穴為手太陽小腸經穴位,位于耳正前方,微微張口時,小耳屏前有一個凹陷,即是聽宮穴;此穴具有開竅聰耳的作用,揉按此穴能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環,恢復聽力;用雙手食指尖按住此穴,左右同時進行,作旋轉揉搓按壓,手指不要脫離皮膚,每次3-5分鐘,每日2-3次。
聽宮穴
2、太溪穴
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,此穴位于足部內側踝關節后方骨端與肌腱形成的凹陷中,溪即水也,所以此穴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;中醫講腎開竅于耳,因此揉按此穴能夠打通腎經,通過滋補腎陰的方式改善耳朵的功能,即改善聽力;揉按此穴采取坐位,彎曲雙腿,用雙側大拇指同時作旋轉揉按,拇指不要脫離皮膚,每次3-5分鐘,每日2-3次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