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的臥室里,安靜得連窗外的風聲都清晰可聞。突然,一陣如雷鳴般的鼾聲劃破寧靜,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「地震」,讓伴侶在床上輾轉反側。打呼嚕這件事,表面看起來只是「睡覺聲音大」,卻有可能隱藏著對健康的巨大威脅。今天,我想跟你聊聊打呼嚕背后的秘密,以及一招簡單有效的改善方法。
很多人覺得打呼嚕是「睡得香」的表現,甚至還會自嘲:「我睡覺自帶音效!」但真相是,打呼嚕并不是睡眠品質好的標志,反而可能是身體在向你發出警報。
打呼嚕的醫學名稱叫「鼾癥」,它的產生是因為睡覺時氣道變窄,空氣流動受阻,導致喉嚨、軟腭等組織震動發出的聲音。偶爾的打鼾可能是睡姿或疲勞引起,但如果鼾聲持續且巨大,甚至伴隨呼吸暫停,那就需要引起注意了。醫學上稱這種情況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(OSAHS)。
為什麼這事兒危險呢?因為呼吸暫停意味著在睡覺時,你的身體可能會短暫「缺氧」。這種缺氧每晚可能發生幾十次甚至上百次,長期下來會增加高血壓、心臟病、中風等疾病的風險。更可怕的是,有些人可能意識不到自己有呼吸暫停的情況,只是覺得白天犯困、記憶力下降,甚至情緒低落,這些都是「鼾癥」敲響的警鐘。
以下幾類人是打鼾的「重災區」:
體重超標的人:肥胖會導致氣道周圍脂肪堆積,進一步加重氣道阻塞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