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歲的蘭女士(化名)近期工作忙碌,連續加班幾天后,脖子和臉開始瘙癢和刺痛。由于前一天吃了臭豆腐,她以為只是過敏,于是去藥店買藥膏涂抹。
涂抹藥膏后,她的情況沒有好轉,反而長出了一串串的小水泡,疼痛難忍,晚上根本睡不著覺。
隨后,她前往醫院就診,皮膚鏡下可見「多發淡黃色水皰,水皰中心有暗色斑片,可見點狀、絲狀血管結構」,最終被確診為帶狀皰疹。
皮膚鏡是一種無創皮膚科檢查手段,主要用于臨床常見皮膚病的輔助診斷。醫生表示,免疫力下降時,帶狀皰疹更容易發生,隨著季節交替,近期帶狀皰疹的門診數有所增加,呼吁廣大民眾積極預防。
帶狀皰疹,俗稱「纏腰蛇」「蛇串瘡」,是由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,具有親神經性,臨床表現為簇集水泡,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,伴有劇烈的神經痛。患者常用「灼燒、電擊、刀割」等詞來形容其疼痛程度。
在人們的印象中,帶狀皰疹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病,但實際上,它并非老人的專屬。
帶狀皰疹的高發人群包括高齡人群、免疫力低下人群、患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、壓力過大及抑郁人群等。除了「高齡」外,其余高危因素可涉及任何年齡段,只不過年齡越大,其病情進展相對更快、癥狀更明顯。
帶狀皰疹愈合后留下的疤痕
順便提醒一下,帶狀皰疹可不是什麼小病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