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老劉!
《黃帝內經》講:「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。」
什麼意思呢?就是說人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,一旦受損,壽命就會受影響。很多人覺得洗澡是小事,可對老人來說,洗不對,真能洗出問題!
我這些年看診,發現不少老人家的毛病,還真跟洗澡有關。有的天天洗,皮膚干癢掉皮;有的剛吃完飯就洗,頭暈心慌;還有的大冬天洗得渾身通紅,結果感冒發燒好幾天……這些都不是偶然,而是洗澡方式錯了,傷了陽氣,損了氣血。
今天我就說說,老人洗澡最要不得的4個習慣,看看你中招了沒?
1. 洗澡太勤,皮膚越洗越「薄」
很多人覺得洗澡越勤越干凈,尤其是夏天,恨不得一天洗兩回。可對老人來說,皮膚油脂分泌本來就少,洗得太頻繁,反而把皮膚表面的保護層洗沒了,容易干癢、起疹子,甚至誘發老年性濕疹。
很多人問我:#70歲老人幾天洗一次澡?我建議:
夏天:由于天氣炎熱,建議每周洗澡2到3次
春秋:可以適當增加至每周2到3次,根據個人的活動量和舒適度來調整。
冬天:每周1-2次,水溫別太高,避免皮膚干燥開裂。
記住,洗澡不是越勤越好,關鍵是適度。
除了季節調整,還要看體質:
氣虛、怕冷的老人:減少次數,重點擦洗關鍵部位(腋下、腹股溝)
皮膚干燥的:少用肥皂,多用溫和的沐浴油
有慢性病的:避免長時間泡澡,防缺氧
2. 飯后立刻洗澡,氣血全往皮膚跑
中醫講「脾主運化」,吃完飯,氣血都集中在脾胃幫助消化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