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吃藥喜歡「中西結合」,但搭配不當,藥效沒增強,反而可能讓肝腎受損、心跳紊亂,甚至危及生命。
看著無害的中藥,可能是「隱形雷」
在不少人眼里,中藥溫和、天然,怎麼吃都不會出事。可中藥也有「性子烈」的時候。比如甘草這個常見中藥,被不少人拿來泡水、煲湯、調理咳嗽。但如果和某些利尿藥一起吃,可能會讓身體里的鉀流失得更厲害。
鉀一旦太少,可能引發心跳不齊、四肢無力,重的甚至會出現抽搐。這不是個案,早有研究發現,甘草中的甘草酸成分會增加鉀的排出,而某些降壓藥或利尿藥本來就會影響鉀的平衡,兩者一遇,風險加倍。
感冒藥和退燒藥,有時不是越多越好
不少人一感冒,就一把藥往嘴里塞。中成藥加上西藥,覺得保險。可很多人不知道,這些藥里往往含有重復成分。
比如對乙酰氨基酚,這是退燒藥里常見的成分,很多中成藥也有它。吃多了,對肝臟是種負擔。正常劑量時,肝臟能慢慢代謝掉,多的時候,就像廚房里突然堆滿了垃圾,處理不過來,就開始堆積傷肝。
有個調查顯示,肝損傷住院病例中,一部分就是因為長期或過量服用含對乙酰氨基酚的藥物,特別是多個含有同類成分的藥一起吃。
喝了中藥再吃抗生素,藥效可能白搭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