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紀大了,許多人會不自覺地認為「瘦一些更健康」,甚至還有「千金難買老來瘦」的說法,深入人心。上了年紀瘦一點真的更有利于健康長壽嗎?臨床醫生通過大量臨床梳理來看,事實未必如此。
別拿20-30歲的健康標準,去要求60歲后的老年人。日前,多項研究整合了大量臨床數據發現,我們的觀念錯了!60歲后稍微「胖」點更長壽,特別是身上有點肉,在生病關鍵時刻能救命!
「最佳體重值」出爐,60歲后把體重控制在這個范圍
2023年,《中華老年醫學雜志》上發表的一項關于「住院老年人的理想體質指數范圍」的研究。研究發現,老年人適當「胖一點」,超重或輕度肥胖(體質指數BMI 25~29.9)可能更有利于健康。
研究截圖
北京醫院老年科的研究人員收集了1950位老年科住院患者,年齡在60~103歲,綜合評估這些參與者身體功能相關指標。
1.低體重指數組(小于20)2.正常組(20~24.9)3.超重組(25~27.9)4.輕度肥胖組(28~29.9)5.肥胖組(大于等于30)
結果發現:體重指數過低是老年人身體各項功能下降的重要影響因素,超重或輕度肥胖人群反而具有較好的身體功能狀態。
60歲及以上老年人:理想BMI范圍為20~26.9,超重或輕度肥胖(BMI 25~29.9)可能更有利于健康。BMI在此范圍內的老年人營養狀態更佳,身體儲備充足,能更好應對疾病消耗(如感染、癌癥等),且日常活動能力、認知功能等綜合指標更優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