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氣重,可以說是威脅健康的最大的隱形敵人。
古人有雲:「千寒易除,一濕難去。濕性黏濁,如油入面」。
現代社會中,有九成人深受濕邪危害,
特別三四月份以來,雨水開始逐漸增加,
空氣也變得潮濕溫熱起來,
更應注意祛濕邪。體內濕氣重?
每天拍打這個位置100下,
拍出濕氣一身輕鬆,效果好
萬病皆始于寒濕,
所以除濕是保持五臟六腑高效運行、遠離疾病的根本。
體內濕氣重的表現一般來說,
體濕在每個人身上表現出的病癥都不盡相同,
一般歸結如下:
口臭、食欲不振、肥胖、水腫、
頭面部愛出油、長痘、食後胃脹、
四肢冰涼、大便稀黏不盡等皆與體濕相關。
其實祛除濕氣要從日常生活習慣中做起,
除了平時要吃一些祛濕的食物,
還可以用養生保健的方法來祛除,
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有效祛濕。
拍打五大身體部位祛濕
頭頂(百會穴)
位置:頭頂正中線與兩耳間聯線的交點處,大致在頭頂正中央處。
拍打方法:用實掌拍頭頂即可,
力度以舒適有一定痛感為主,時間20分鐘以上。
效果:該穴若受濕氣入侵,
則容易導致頭痛腦脹,頭暈,腦袋有沉重感。
刺激該穴位能幫助理順行氣,消除積滯,健腦寧神。
後頸部(大椎穴)
位置:頸後正中,位于頸部和背部交接處突出的骨頭。
取穴時活動頸部,不動的骨節上方即是。
拍打方法:
低頭,直接實掌拍打後頸部(大椎穴)的部位,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