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總犯愁——家里老人蹲廁所蹲得腿發麻,起來還得揉半天膝蓋,吃了香蕉也沒見好;自己上班久坐,下午肚子脹得像揣了個氣球,坐著敲鍵盤都不得勁,有時候還反酸。
後來才發現,菜市場里有種東西比香蕉管用多了:不用復雜做,蒸10分鐘軟乎乎的,或者煮進粥里,帶點自然的甜,不用放糖都順口。
老人早上吃小半碗,下午就說「身上輕快了」,不用再蹲半天;我自己上班前帶一塊當加餐,下午也不覺得肚子堵得慌,比啃涼香蕉舒服多了,還不反酸。
1、芋頭韭菜湯
早上煮一碗特省事,芋頭糯得抿嘴就化,韭菜裹著湯鮮,上班族喝了趕捷運不餓,孩子也不挑,喝完上學一上午不喊肚子空,比涼牛奶暖胃多了;
天涼晚上盛一碗正好,湯溫乎不燙嘴,芋頭軟得不用嚼,老人喝著胃里舒服,不像吃炒菜那樣費勁兒,喝完遛彎都有勁兒,比光喝稀粥頂飽。
2、紅燒南瓜
晚上燉一盤滿是醬甜香,南瓜綿得一抿就化,孩子不用哄著吃,拌著米飯能多扒半碗,天涼吃著胃里暖,比吃零食健康還頂飽;
早上熱一塊當配粥菜正好,軟乎乎不費牙,老人嚼著省心,不用放多調料也香,吃完遛彎不覺得胃里空,比吃硬菜省事還順口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