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吃飯時都會有主食、主菜和配菜,白飯配著肉和菜一起吃特別香。然而就是這個從小到大的習慣,讓人吃飽後容易愛睏,沒多久就又肚子餓。你知道就算吃一樣的東西,只要改變「順序」就能瘦嗎?減重醫師分享一位學員的親身經歷,「其實只是在餐前多做了一個動作,半年就成功從86瘦到62公斤,連血糖都穩定多了!」
ADVERTISEMENT
廣告1
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,這位女學員在半年內瘦下24公斤,本來她習慣吃飯配菜或是先吃澱粉,後來調整成飯前先吃蛋白質類,她改在正餐前先喝蛋白飲,因此成功減重。蕭捷健醫師誇讚:「不但穩定血糖,還順便解決了減重期間蛋白質攝取不足、導致肌肉流失的問題,可說是一舉兩得呢!」
廣告2
蕭醫師解釋,飯前先吃足夠的蛋白質 (如肉、魚、蛋、豆製品) ,先被吃下肚的蛋白質「會分解成氨基酸,氨基酸會刺激腸道分泌腸泌素 (就是瘦瘦針的成分) ,而腸泌素能幫助穩定飯後血糖,讓之後吃進去的澱粉糖分慢慢被肌肉利用。」蕭醫師引用康乃爾大學的研究表示:「先吃蛋白質蔬菜、最後吃碳水的進食順序,和先吃碳水相比,餐後胰島素反應更低 (也就是說,身體只需分泌較少胰島素就能處理血糖) ,而自身的腸泌素GLP-1濃度則更高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