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八小時睡覺論」是錯的?這問題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顛覆?老年人的身體早就發生了變化,不管是腦部的神經傳導系統,還是激素分泌節律,甚至連細胞的代謝速度,都在慢慢退化,這時候如果還像年輕人一樣非要追求「整覺」,其實是違背了身體本能。
特別是過了六十歲,很多人進入了「慢性病疊加期」,心腦血管、糖尿病、消化問題、骨質疏松,這些背后都有一個共同點:和「怎麼睡覺」密切相關。
所以我想講講,過了六十歲之后,睡覺這事兒該怎麼處理ADVERTISEMENT
有段時間我在老年病科輪轉,那陣子有位六十多歲的退休工人常來復查,他是那種特別守規矩的人,每晚九點準時上床,早上五點準時起床,一分鐘都不差,但人卻總是沒精神,白天犯困,晚上又睡不實。
家里人看他一天天老態明顯,以為他是病情加重,其實根本不是,
人一過六十,身體的新陳代謝變慢,大腦對晝夜節律的感知能力也跟著變差。這種變化其實是生物節律的一部分,不是病變,可問題就在于,大多數人還想把自己「強塞」進年輕人的時間表。你讓一個不再能維持長段深睡的人,硬撐著不睡午覺、不允許夜里醒,那就是逼著神經系統硬抗。
我當時建議他做個腦電波監測,同時記錄兩周的睡眠狀態,結果很明顯:他夜里的確斷斷續續睡,中間醒來兩三次,但身體并沒有完全清醒,只是大腦輕微覺醒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